2010-02-17

會說故事的海角七號

(來自 2008.09.28 傑森等等我)


走出學者影城,我問,上一次看到這樣的國片是什麼時候的事?老婆說,就是我們第一次約會時看的「花樣年華」。我說不對,那是中文片,不是台灣的電影,不是那種一看就知道是這裡生長出來的電影。阿嘉一開始從台北騎著機車回到恆春,那沿路熟悉的背景,工業區、稻田、7-11,那是不折不扣屬於台灣人的景象。

看完海角七號並帶著滿足的笑容離開電影院,實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,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在兩小時當中找到與自己契合的元素。不管是日式懷舊的浪漫、村上春樹式的情懷、春吶的奔放、恆春小鎮的素樸、台灣式的甘草笑料、跨國的浪漫愛情、或是追逐理想的夢。海角七號奇蹟式地彌補了王建民受傷後,台灣人沒球賽可看的遺憾。

幾年前在網路上看到導演魏德勝的「賽德克巴萊」,心裡讚嘆台灣終於有一個會說故事的導演。重要的是他願意把故事說給觀眾聽,並且不吝於加入色彩、音樂、運鏡、特效、化妝、和趣味的對白。現在海角七號誕生了,儘管用最挑剔的眼光來說,有些情節的鋪陳不是那麼自然,但這終究是一個說得很好的故事,說到讓人微笑,又心疼得想掉眼淚。

有了海角七號,我們對國片的印象,終於不再是那種一鏡到底、演員的台詞有如導演內心臆語的恐怖。對於我們這些當初被「新銳導演」啟蒙、又被同一批人倒盡胃口、以致很久很久不想看國片的人來說,會突然覺得又有那麼一點希望在心裡冒出頭來。居然有人拍片不是為了參展,也不是為了追求大師的腳步,更不是為了體現導演內心的哲學觀,而是為了讓買票進場的人覺得快樂。身為觀眾,竟然被如此慷慨地對待,實在有那麼一點受寵若驚。

想起最近自己常常在講的一個笑話。敝黨那個不知十幾還是二十年沒有修訂過的黨綱中,在教育文化的章節裡有這麼一段文字:「提昇文化的思想性和知識性,沖淡消費性和娛樂性文化的氾濫」。我在跟黨內同志們鼓吹黨綱應全面翻修時,總愛打趣說:這讀起來簡直就像是台灣近二十年來的電影政策。

有一個人居然還回我說:當初這一段應該是找蔡明亮寫的吧?

文化如果只是消費性和娛樂性,當然不成為有深度的文化;但如果文化不能具有消費性和娛樂性,那文化也太自命清高了。希望海角七號可以再賣座久一點的時間,可以讓魏德勝有足夠資金去拍完「賽德克巴萊」。莫那魯道抗日的故事,應該可以堵住許介麟那種研究日本研究到仇日的老頭的嘴,應該也可以滿足那些追求「思想性與知識性文化」的腦袋。

最重要的是,可以讓我們再次有動力走進電影院,看台灣的導演說出另一個動人的故事。

沒有留言: